今年以来,泗水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紧盯“搭建平台、技能提升、政策落实、岗位兜底”四个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紧盯平台搭建,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零工市场这一有效载体,与本地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同时,另一方面,利用社保补贴等政策,引导县域内企业优先招聘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就业重点群体,确保就业局势稳定,牢牢筑牢就业底线。
紧盯技能提升,赋能产业发展。立足泗水县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和群众就业需求,创新构建“特色培训+订单就业+跟踪服务”模式,依托“泉乡新农人”“泗水工匠”等劳务品牌,开展砭石理疗、泗水火烧制作、机械数控技术等专项技能培训,同步推进“企业下单—院校接单—学员练单”的订单式培养机制。通过“送培训进车间”“田间课堂”等实践教学方式,将技能培训与砭石加工、甘薯深加工等产业链深度融合,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81人次,其中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相关培训占比达65%,帮扶13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
紧盯政策支持,优化就业帮扶。充分发挥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在社区组织开展政策解读活动,广泛动员居民参与其中,集中为居民讲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重点围绕就业困难人员的登记认定条件、职业指导的具体内容以及创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展开详细讲解,并针对居民提出的各类问题,逐一耐心细致地解答,确保居民能够充分理解政策要点。目前已开展4场次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紧盯重点群体,强化兜底保障。积极发挥城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按照“按需定岗、人岗匹配”的开发管理原则,重点关注城镇零就业家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确保岗位与人员的精准匹配,实现人岗相适。同时遵循“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聘用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及考核管理,防止顶岗、空岗等现象发生。此外,积极开展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会,确保上岗前能够全面了解工作内容、清晰岗位职责,并明确自身待遇,以便能够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保障自身权益。今年以来,兜底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38人,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14户。
下一步,泗水县将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技能提升+就业促进”双轮驱动、“精准援助+兜底保障”双管齐下,加速落地更加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保质保量完成就业帮扶工作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贡献力量。
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