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配资开户
小妖怪的世界并不比现实轻松,它只是把我们日常生活里那些看不清的东西,换了一种更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个夏天,有4个没名字的小动物,第一次做了主角就干了件大事,让无数年轻人为之泪流满面,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 “浪浪山” 热潮。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以来,累计票房突破10亿,一举超过《铃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的名字》等3部动画,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豆瓣8.5分的高口碑,也让它一跃成为这个暑假最大的黑马。
这些看上去“最弱的一群妖”,却精准刺中了当代人心底最柔软的一块——即使身处平凡,我们依然可以怀揣英雄梦想。
猩猩怪从深度社恐成长为能高喊“我是齐天大圣”的英雄;蛤蟆精在关键时刻加入“取经小队”挺身对抗强敌;黄鼠狼精为梦想挑起沉重的行囊……
这也让我联想到周星驰许多关于“小人物”的电影,两者有着相似的关怀视角。
从两年前火遍全网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到如今撬动大银幕的《浪浪山小妖怪》,小妖怪的故事为什么总能让我们如此共情?
带着这些疑问,我专访了导演於水。虽然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反倒显得很冷静,话语朴实而直接。
他告诉我: “小妖怪的世界并不比现实轻松,它只是把我们日常生活里那些看不清的东西,换了一种更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部电影想讲的从来不是“成功学”,而是普通人如何在既定命运里依旧去寻找意义,如何在一次次失败中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以下是於水的自述:
走出浪浪山
成为真正的自己
短片中的小猪妖,在大王洞里打工。而到了长片里,他是一个野生的妖怪,一直想进入大王洞,但连资格都没有。
因此他会更主动,一直有一种危机感,需要时刻思考谋生的问题,才会想要和三个同伴去西天取经 。相较于短片里浑浑噩噩的小猪妖,他目标感更强。
他们出走了,但走出来之后,仍然会受到各种束缚,包括在最后阶段,他们会受到各种利诱和诱惑,需要做出抉择 。
这其实都是在表述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做自己,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
我觉得这是当代人会经常面临的困境,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时,我们难免会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或者不能按自己的初衷意愿去做事。有时候是迫不得已,但更多的时候,可能也需要我们勇敢地做出一些抉择。
在电影中,我们给主角们营造了一个特别具有诱惑感,甚至难以抉择的困境 。
比如到了小雷音寺,当小妖怪们在面临选择是否加入“妖界最强的两大妖洞之一”时,有的观众说会有一种“为什么不加入”的冲动,而这正是我们想要呈现的困境。
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薪酬,你可能会选择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这就像大学生毕业时,明明有自己想做的工作,但可能因为工作不好找,不够安定,最终在家人的期望和社会眼光下,选择进入一个所谓的大厂或更有保障的环境。所以当主角们最终做出了理想主义的选择时,他们的行为才会显得如此特别,甚至有些悲壮 。
影片的结尾,小妖怪们并没有等到救世主。他们虽然打败了大王,但大王很快又复活了 。他们最后收到的猴哥留下的四根毫毛,我倾向于这是一种奖赏 。
虽然他们看似没有改变历史,但他们拖延了时间,救了小孩,而这些被他们救过的人会记住他们。片尾村民们给他们立像,我觉得表达的就是这个。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知道他们是谁,给他们留下的毫毛,也是对他们善行的认可和奖赏。在大的事件当中,在大的历史人物面前,你可能看似解决不了问题,但其实你对历史是有微小的改变的 。
此外,小妖怪们最后被打回原形,彼此相忘于江湖的结局,确实会让小人物的抗争和追求梦想显得艰难,但我觉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小时候,我们的理想是当科学家,但长大后会发现生活是一个被“锤”的过程,最后可能变得越来越务实。就像小猪妖他们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纯真的理想,虽然不一定能实现,但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最终的目标不再是去西天取经,而是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人的成长就是这样,通过不断调整预期,最终去了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地方,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遍访山西古建筑
审美影响来自父亲
有的观众说,电影中小雷音寺的形象让她印象深刻,想到许多去过的古建筑。其实这个场景的灵感来自于我之前去过的山西寺庙,那种庄严感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
我从小就喜欢去寺庙和博物馆看中国古代艺术,小时候可能不懂,但越长大,越觉得这些东西是宝贝,你需要把它呈现出来。
小雷音寺的建筑采风了五台山的佛光寺,而佛像旁的云彩和造型则来自于长治的观音堂,罗汉的造型也参考了长治的崇庆寺,和平遥双林寺。我们糅杂了不同寺庙的形象,想要呈现那种压迫感,表达主角们在面对一种悬殊的力量。
长大后再去看这些古建筑,和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感受截然不同。
在佛光寺采风的时候,我爬上一段特别陡的台阶,眼前出现一个庞大的木构殿宇,蓝天白云下,能看到对面的五台山,那一刻我特别感动,一下子就懂了古人的感受。
《浪浪山小妖怪》的主画风杂糅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和上海美影厂的时代经典,这可能也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
我的父亲是画油画的,他从小就有很多画册,包括他年轻时给出版社画小人书、连环画。所以,我从小就受到这些熏陶。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创新精神。
他会说,你可以模仿,比如我小时候就会画米老鼠、唐老鸭,他会说这很好,但最终你需要在模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画风和自己的感受。模仿是第一步,创作是第二步。慢慢地,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美术审美。
在《浪浪山小妖怪》中,无论是造型还是画风,可能和我们市场上传统看到的动画片还是不太一样,因为它杂糅了很多的类型,包括北方的风格、连环画的风格,以及一些比较丑萌的风格。
我查阅了所有历史上跟西游记相关的图画和画面,到博物馆,到各种古代典籍里去找这些资料,平时也会留意。我甚至之前也写过关于孙悟空在各个影视作品中演变的论文,这些都属于体系化的研究。
电影中有一个公鸡画师出稿的片段,熟悉《西游记》的观众会发现我们精选了很多经典形象,比如最早的中国动画片《铁扇公主》里的孙悟空、电视剧版的孙悟空……
也有一些我们原创的部分,比如花美男、赛博朋克画风等,这是为了表现画师能掌握各种画风。
天南地北,上下五千年,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有,既是一种幽默调侃,又让影片的视觉风格更加丰富。
看动画的那一代长大了
中国动画会越来越好
我也曾有过迷茫的时候。
在《大圣归来》之前,普遍对中国动画行业的前景比较悲观 。当时中国动画很难自给自足,几乎没有出现能真正养活自己的公司。
直到《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以及《大圣归来》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成年人是可以进入电影院看动画的,动画也是可以实现盈利的。
我也曾经在网络上创作了一些动画短片,以此寻找自己的观众。后来市场慢慢变好,我们才有了生存的空间。虽然一度迷茫,还好坚持了下来 。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动画片这几年,我觉得肯定比前两年要好一些,这确实是一个越来越好的时代。
中国动画人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大圣归来》,到后来的《大鱼海棠》,再到《哪吒》、《白蛇》等等,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实。今年《哪吒2》取得了这么高的票房成就,能看得出大家都非常努力。
为什么现在动画片会越来越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观看动画的那一代人,现在都长大了,都成为了父母。他们对动画有一种天然的情结,而他们之前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动画是给小孩看的。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父母们是看着动画长大的,他们知道动画本身无所不能,可以表现任何的东西。它的包容度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都可以非常大。所以,我觉得确实动画这几年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它会越来越好。
未来的动画,我觉得会是分众化、多样化的,不只是写给成年人的动画会越来越多,全年龄段的动画也会有更多类型和受众。有专门给低幼龄的,给成人的,也有给全年龄的。
总之,动画只是一种形式,它可以表现现实主义,也可以表现任何的电影类型。只要创作到位,我觉得观众都会非常喜欢。
文、编辑:外滩君
图片来自网络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