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举行之际,9月24日低息配资炒股网,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梁恩荣走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心中有信念,手上有本领,奋斗才能成就梦想”为题,为该校资源与安全学院师生带来一场生动而深刻的主题讲座。
\n梁恩荣。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低息配资炒股网 摄
\n态度决定成败
\n梁恩荣来自攀钢集团四川成物智服产业有限公司,从事焊接一线工作28个年头。讲座中,梁恩荣结合自身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奋斗历程,讲述了在焊接岗位一线坚守匠心、精进技艺的深刻体悟。
\n“我以前想象的焊工,是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做着焊接的工作,可能是焊接车、船或者是飞机之类。”梁恩荣回忆说,从技校毕业后,她却是住进了工地里的小小铁皮房,那里充斥着汗臭味和脚臭味,上班的交通工具是老式的东风卡车,每次上车斗时,都需要别人帮忙拉上去。
\n焊接这份工作,每天要穿着厚重的工装,有可能在高空作业,有可能钻进下水道,焊缝在哪里,人就要钻进哪里去,每天下班时满身尘土。
\n“当时心情很失落,觉得工作环境难以接受,开始恐惧上班。”梁恩荣至今回忆起那段经历还会哽咽。她说,当时她回家求父亲帮忙换一份工作,但父亲反问:“你有什么特长?”这让梁恩荣沉默了。她只会焊接。
\n但父亲的“狠心”也让她下定了决心,既然选择了焊工这份工作,那么就要干好,干得出类拔萃,让他刮目相看。
\n“那时候我每天脑子里面想的都是,怎么把焊缝焊到最好,甚至焊到‘赏心悦目’……”梁恩荣说,因为身材娇小,狭窄的空间、难钻的管道等“难活儿”都被梁恩荣接了下来。
\n态度决定成败,一点点累积的进步,让梁恩荣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越来越喜爱上焊工这份工作。随着日积月累,技术逐步提升,喜爱也逐渐变成了热爱。
\n讲座现场。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摄
\n机遇和挑战并存
\n那些年里,梁恩荣白天苦练技能,夜晚强攻理论,克服艰苦工作,能力稳步提升。她解决过卫星发射废气燃烧炉裂纹、紫铜管泄漏、焙烧炉中心轴裂纹等关键技术难题,获“大国工匠”荣誉,诠释了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工匠精神。
\n令梁恩荣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当时炼钢厂的高炉检修,作为焊工的她三个月里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需要高强度工作14个小时。
\n“每天下班的时候,手心手背都是水泡,晚上回去我让妈妈帮自己挑去水泡。”梁恩荣回忆说,工作服在高炉环境中湿了又干,炉内烟尘弥漫,五米之外甚至都看不清人。
\n面对密布管道的锅炉,同事们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梁恩荣从未惧怕,而是不停地边做边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把如此复杂的管道焊得“天衣无缝”?梁恩荣曾跪坐在狭小的锅炉内部,仰着头几个小时只为焊好一条焊缝,落下的火花烫得她手臂和大腿满是瘢痕。
\n但这段经历也让她快速积累了大量焊接经验,随着她不断思考和改进操作技巧,焊接技术在那段时间突飞猛进。
\n“机遇和挑战并存,不要怕辛苦,辛苦的活儿才能锻炼人,躺平的工作只会让人丧失进步的可能。”梁恩荣对台下的学子们说道。
\n梁恩荣对同学们说,辛苦的活儿才能锻炼人,躺平的工作只会让人丧失进步的可能。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摄
\n钻研是核心驱动力
\n“我希望大家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享受工作过程,把工作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梁恩荣对同学们说,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无论任务大小,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n与此同时,要对所在行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掌握相关的原理、工艺、技术标准等。能熟练操作各种工具和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精准地完成各项任务,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勇于创新,能将新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n“热爱是成就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只有热爱才能越来越靠近技能;天赋是加速器,让你比别人跑得更快;刻苦是保障,可以让你补齐自己的短板。”梁恩荣对同学们说,只有钻研才是能够串联起热爱、天赋和刻苦的核心驱动力,没有一颗钻研的心,热爱可能沦为空想,天赋会被白白浪费,刻苦可能也只是“无效作业”。
\n梁恩荣希望,同学们要带着钻研的心去探索,对技能保持热爱,刻苦努力,把技艺从会干转变为精通。
\n同学们和梁恩荣合影留念。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摄
\n“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也为大家指明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n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